习近平:读书可以开启智慧 滋养浩然之气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17 08:42

习近平:读书可以开启智慧 滋养浩然之气

新闻频道 来源:央视网 2016年10月15日 08:32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欧博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习近平主席素有“书迷”之称。

  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到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从海明威到大仲马,从巴赫到贝多芬,从屈原到陆游,从老庄到孔孟……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一万两千余字的讲话稿中,至少提到了136人。

  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习近平对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皆可信手拈来。

  那么,习近平是如何通过读书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在文艺座谈会召开两周年到来之际,就让我们从习近平和书的不解之缘里取取经吧。

  读书修身 从政以德

青年习近平(资料图)


  青年习近平(资料图)

  检索媒体报道不难发现,习近平爱读书至少可追溯到1969年。那年他不到16岁,在黄土高坡上,开始知青生涯,读书不辍。

  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提到,欧博娱乐“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

  “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2015年10月,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演讲时谈起插队生活,“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欧博allbet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翻阅《之江新语》,我们发现其中关于“读书”主题的就有四五篇。他提出,“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古人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读书即是立德’,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

  习近平还曾在多个场合谈及领导干部读书的重要性。2014年5月,欧博百家乐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要求,领导干部“少一点应酬,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

  以书识友 学以致用

  1983年,习近平从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岗位上转业,来到河北正定县任职县委副书记,在这里他结识了知己贾大山。他后来在《忆大山》一文中提到,那时候的贾大山虽然只是一个业余作者,但其小说《取经》已摘取了新时期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桂冠,正是一颗在中国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

  未到正定之前习近平就曾读过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到正定后,习近平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就是贾大山。作为一名作家,贾大山有着洞察社会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独特视角。在将贾大山引为知己的同时,习近平也把他作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作为行政与为人的参谋和榜样。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讲到,“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文艺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

  熟读世界名著的习近平用自己对于经典著作的体会来寻求各国之间的共识。2015年9月,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演讲时表示:“我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人的作品。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第一次去古巴,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我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我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我认为,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

  这一长串深刻影响了近代思想的名字的背后,透视出习近平对美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自然拉近了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心理上的距离。在国外的数次演讲中,他同样广泛谈到了各国的优秀著作,以读书的深刻体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寻找到各国与中国契合的脉搏,为世界和平和发展谋取福祉。

  坚持读书 超越自我

  十八大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开始了治国理政的繁忙工作,在日理万机之余,他从未中断的就是“读书”。

  2014年10月,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多次回忆自己年轻时的阅读史,他在陕北农村插队时“带了沉甸甸一箱书”、“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还到处借书看,听说30里地外的下乡知青带了一套《浮士德》,就走了30里山路去借回来看。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重回当年延安插队村庄,指着曾经住过的窑洞说道,“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重回当年延安插队村庄,指着曾经住过的窑洞说道,“我那时爱看书,晚上点着煤油灯,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劲头,青年习近平圆了他的大学梦。在报考大学时,习近平三个志愿填的都是清华大学。1975年,习近平如愿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

  2014年2月,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从2013年12月31日至今,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连续三年发表了新年贺词,在聆听习主席令人振奋的贺词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的办公室和他身后偌大的书架。据媒体梳理,书架上图书大致分为: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辞典、历史、国际政治、科学素养等类。大致有《诗经》、《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宋词选》、《鲁迅全集》、《老舍全集》、《外国小说鉴赏辞典》、《李比希文选》、《21世纪资本论》、《抗日战争》、《世界秩序》等等。从这门类齐全的书架中,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汲取着古今中外的文化智慧,并把它浓缩为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

  读书这个爱好,伴随着习近平从梁家河村的窑洞到清华大学的课堂,从正定到福建,从浙江到中央,一路追寻过来,读书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于他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日积月累,逐渐积淀成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文/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