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人”:60 后养老之变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6 23:36

  从现在开始至未来10年间,欧博官网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60后群体持续进入退休生活,开启人生后半场。他们正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其中不少女性60后在年满50岁时,就早早切换到退休养老的人生轨道。

  已经和即将退休的60后,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老人”,他们快速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收入和消费水平也较前代大幅提升,思想观念更加开放,知识视野更加开阔。他们以鲜明的群体特征,正在擦亮一个新标签——“新老人”。

  旅居养老、抱团养老、田园养老、智慧养老、社区养老……60后“新老人”们正在打破传统养老模式的藩篱,拥抱新型养老模式。韶华虽已逝,未来犹可期。“新老人”群体的退休生活愿景和边界,已从单纯追求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扩展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他们普遍不服老,努力追求以年轻态的身体与心态,把退休后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充实丰盈;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在人生后半场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满足“新老人”的新梦想、新需求,既要依靠60后自身的主观努力,也给政府、企业、社会出了一道新考题。精准聚焦“新老人”目标人群,拓展养老内涵、扩大养老供给、升级养老服务、做强养老产业、激活银发消费,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待破解。深耕养老蓝海,构建老龄友好型社会,将因“新老人”群体的涌现而变得紧迫,并拥有无限可能性。

  议题策划:叶俊东

  统筹实施:周清印、邓伽

  组稿编辑:李建发、尤立

  调研采写:李晓玲、李平、何磊静、孙晓辉、梁姊、李建发、陈弘毅、董小红、尹思源、邰思聪、赵倩

  之一

  这届银发人,有啥不一样

  半月谈记者:李晓玲

  回顾来时路,大约2/3的人生旅程已经走罢;放眼夕阳红,尚有1/3左右的人生旅程等待续写新篇。五六十岁的“新老人”们以其庞大的数量、与时俱进的养老观、幸福观,与前代“传统老人”们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和心态。他们虽退未老,退而不休,对生活的热爱并未因退休而“休克”,人生的时钟也未因活动半径的缩小而停摆。他们对退休生活有想法、有规划、有创意,对更高质量养老有需求、有期待、有愿景。

  新时代孕育“有钱有闲”的“新老人”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正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退休潮”:60年代生人,正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大批60后低龄“新老人”陆续告别工作岗位,以带有时代特征的叙事方式开启人生后半程。相较于之前4050后的“传统老人”,“新老人”与时俱进,跟得上社会时代发展的潮流节奏,对更加美好的银发生活有了新追求、新期盼。

  “新老人”,指20世纪60年代出生、正步入低龄老龄阶段的人群。作为受益于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代人,60后大多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其进入职场和社会后的人生轨迹,几乎与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同步。他们是改革开放事业全过程的参与者和中坚力量,是改革开放后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60后群体身上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关心国家和社会、吃苦耐劳、不怕挫折、敢想敢干,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由于自身成长经历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的精神需求也较之前代更加丰富多元。与传统老人相比,“新老人”的人生经历可提炼为:改革开放的青年、经济红利与PC互联的中年、资产富足与移动互联的老年。

  “新老人”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和受益。他们受教育程度和职场地位相对较高,财富积累与消费水平也相较前代大幅提高。这些“有钱有闲”的“新老人”,不再固守整日围着儿孙转、从儿女身上获得存在感的心态,而是积极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主动融入互联网大潮,有更多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专注于提高自身素质与生活质量。

  作为目前我国资产持有量最多、消费潜力最大的人群,“新老人”这一庞大群体的需求正在被关注和激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同程度赶上了数字化发展的潮流。实际上,中国最早的一批数字技术机构、企业和平台的创立者、开拓者群体,正好是60后生人。因此,欧博大批60后跨入老年行列,无疑将从许多方面刷新传统的老年、老人、老龄社会等概念,改变基于旧有的老人观念形成的养老产业和养老标准。

  更潮,更阔,更懂,更会玩

  “新老人”普遍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他们积极拥抱变化,使用互联网的深度和广度比前代在不断提升,随时在互联网中展示自我。

  大数据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老人”画了像:在地理分布上,“新老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的一、二线城市。从地域特征上看,南方和北方的“新老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新老人”兴趣爱好存在差异。从性别上看,女性更加好动,男性更喜欢宅,总体上呈现出女性较男性在社交、参与活动、接触新事物上更加积极活跃,消费行为也更加多元。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新老人”的价值标准、消费观念等随着社会剧烈变迁而不断转型。与人们固化印象中的老年人不同,“新老人”对网络的接受度较高,相当一部分人能熟练掌握在网上冲浪等多项新潮技能,互联网不再只是“新老人”沟通交流的渠道,也成为他们表达对生活热爱的方式。

  “人生七十古来稀”,身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加的时代,“新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好,活到八九十岁不再是奢望。也正因此,他们对并不短暂的养老生涯,有了更多规划。

  较早赶上了物资生活告别短缺的年代,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比前代普遍增加,退休金、养老金几乎逐年上涨,“新老人”消费意愿强烈,消费底气充足、消费能力强劲。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休闲娱乐、体育运动、外出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甚至与中青年没有太明显的差异。而且,“新老人”普遍子女较少,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买房、子女教育的大块支出,因此,经济独立的“新老人”生活质量较高,愿消费、敢消费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从基础的吃穿住用行,到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如娱乐、保健、旅游、社交等,“新老人”新兴的消费需求开始迸发,对供给端提出了更高要求。“新老人”懂科技、爱时尚、有爱好、懂生活、会享受,群体悦己意识在逐渐觉醒。不同于年轻人,他们消费活动更理性,更愿意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

  而在选择玩法方面,“新老人”既能追逐下一代的时尚玩法,也不忘怀旧,朝花夕拾。不少人乐于重温年少时代的理想玩法,或重拾当年渴望尝试而遗憾未能如愿以偿的玩法,释放成长早期被压抑的玩乐冲动,在人生暮年弥补缺失。

  新生活亮点催生新消费需求

  “新老人”退休后没有了朝九晚五的职场羁绊,但他们依然紧跟时代步伐和社会潮流,不断扩展生活半径。越来越多的“新老人”回归内心,重视自身需求,用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实闲暇时光,提升晚年生活质量与层次。

  他们或以文会友,或才艺交流,或运动健身。插花、茶艺、乐器、摄影、油画、瑜伽、外语、模特、配音秀、短视频主播、线上练歌、邮轮、公益、骑行等时下流行的玩法,不少“新老人”同样可以玩,玩出精彩。在“出彩中国人”“舞林大会”等众多电视节目中,不乏“新老人”大秀才艺的身影。

  “新老人”消费需求结构更加丰富多元,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嬗变。其不断增强的消费能力孕育出市场新热点,欧博娱乐网络消费、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成为银发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点。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新老人”是消费潜力有待释放的重要群体,夕阳经济必将成为朝阳产业。

  新时代的银发经济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也包括长期照护、健康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家政服务、养老金融等服务消费,还有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属于“诗和远方”的新型消费,以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产品和服务,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产业链很长。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得益于40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奇迹,老年群体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追求品质的“新老人”开始憧憬并规划新生活,引领老年消费风潮。面对日益庞大的“新老人”群体的陆续入场,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当提前研判,回应关切,满足需求。针对“新老人”的特点和需求,我国养老产业和其他涉老产业尚需进一步深耕、细分,提供有效供给、精准服务。比如,创新老年康养模式,开发适老化产品,发展老年自驾旅游、老年新潮体育、老年在线教育、老年智慧娱乐等消费新业态,为抹亮“新老人”金色晚年创造更多可能。

  之二

  老有所乐:一室之内,千里之外

  半月谈记者 梁姊 何磊静 陈弘毅 董小红

  树荫下打麻将、公园里跳广场舞、坐在沙发上看一天电视……提起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很多人的脑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但60后“新老人”的兴趣爱好、娱乐内容、休闲方式发生了新人耳目的变化,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家里、社区还是千里之外的他乡异国,都是他们其乐无穷的“游乐园”。

  社区、居家“文化养老”,就近取乐

  家庭与社区仍然是大部分退休老人主要的活动区域,为此,不少社区与社区养老机构在退休老人参与文化与公共活动方面创造条件,助力老有所乐。

  在福建省莆田市玉湖新城党建+邻里中心的四楼居家养老中心,时常人声鼎沸,附近的老人们在此排练莆田民乐“十音八乐”,还有不少刚退休的60后参与。“过去我们没有场地排练,只能自己在家过把瘾,现在有了这么个宽敞的地方,除了排练还能和邻里交流,参加各种社区活动,真是一个宝藏。”社区居民林女士竖起了大拇指。

  江苏省无锡市硕放街道则长期组织社区老年人参加手工制作活动、爱牙知识讲座和智能手机培训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丽新社区,马赛克杯DIY活动近年来吸引当地退休老年人踊跃参加。活动由专业老师展示马赛克杯的制作工艺,随后分发制作材料,老年人进行黏合、补缝、擦除和抛光等,用巧手制作出一件件瑰丽的艺术品。

  在四川成都高新区社区养老机构“今福蓉高新长者之家”,老人可以在这儿聊天、下棋、跳舞,还可以参加这里组织的丰富多样的活动。55岁的冯阿姨告诉半月谈记者,她和老伴退休后经常过来“耍”,从家走过来10多分钟,“感觉每天活动很丰富,大家一起时间过得很快”。

  传统社区养老机构正与60后“新老人”群体发生着一场“双向奔赴”。没有高冷的服务窗口,没有陈旧的宣传摆设,走进焕然一新的成都锦江区喜树路社区综合体“喜乐荟”,老年大学、老年长寿食堂等一应俱全。在这里,老年人有休闲娱乐之处,有学习思考小天地。

  通过就近在社区提供多元化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从社区向小区院落延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升级改造,让老人就近有所乐。

  北京老年轮滑运动爱好者在冬奥公园马拉松大本营进行锻炼

  彩色美瞳、KTV飙歌……为美丽人生消费

  爱健身、爱减肥、爱美容……这些本应属于年轻人独有的标签,越来越被“新老人”群体所分享。阿里健康研究院今年发布的《新老人互联网健康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新老人”因其独有的特质,正成为数字健康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

  疫情加速了“新老人”在互联网上拥抱健康生活的脚步。很多“新老人”通过购物车传递了对“更美”的诉求。例如,报告显示,欧博allbet“新老人”购买彩瞳的人数两年来增加近50%,其中女性占比近七成;购买面膜和祛疤产品人数分别增加近一倍和两倍以上。

  对于这种美丽人生的追求,天津市河东区芳水河畔社区老年舞蹈队队长张学敏感触很深。“几年前,大家选择加入舞蹈队的原因大多是为了锻炼身体或是打发时间。如今则出于审美需要,越来越多的队员觉得,舞蹈是美的,穿上漂亮裙子、再化个妆,站在舞台上表演的自己更加美丽。”张学敏说。

  一些曾经专属于年轻人的娱乐场所当中,开始频频出现“新老人”的身影。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显示,在KTV下午时段消费群体中,50岁以上中老年人数比青年群体要高出近两成。专注老年行业的AgeClub媒体调研也表示,在北京、武汉等多家受访的KTV中,白天时段组团唱歌的中老年人占门店客群的七成,多为3到7人的“欢唱”团体,唱歌时长在3到6个小时。

  沈阳农业大学活动室,退休教师们正在跳舞

  有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量贩式KTV消费群体中60至70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29.6%,订单量同比增长24.1%。“年轻时就爱唱歌,我们几个老姐妹感情也很好,每周都要挑几天去KTV玩一下午。”天津市退休职工李玉萍说,“KTV工作日下午时段消费不高,儿女也不用我们操心,和老姐妹唱唱歌、联络联络感情,挺好的。”

  走出家门国门,追逐诗和远方

  60后“新老人”通常身体状况较好,七八十岁的病痛尚未到来,三四十岁的负担又已卸去,五六十岁这个年龄段被很多人称为“第二童年”。同时,60后财富积累较为丰厚,休闲时间更为富足,可以避开法定节假日高峰期,独自或结伴出游,并能享受大多数景区、公园的门票免费或优惠政策。

  来自江苏扬州的王秀萍退休后迎来了自己的“狂欢”:学驾照、自驾房车到处旅游、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年轻时她便梦想能自驾游,但因为家庭经济压力、照顾家人等原因一直搁置了。自从退休后,王秀萍便开始追求自己的旅游梦,近些年已经去过数十个国家。在成功考取驾照后,她拿出积蓄购置了一辆小型房车,开始在国内多个城市自驾游,沿途体验风土人情。

  网上召集“驴友”,自由行22天,徒步穿行尼泊尔。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将这些与60后女性联系在一起。然而,来自河南的网友“荔枝”做到了。抱着一颗热爱的心和对登山运动的喜爱,“荔枝”将尼泊尔列入旅行计划,并开始自制攻略、四处约伴。最终,“荔枝”和来自江苏、山西、陕西的4位“驴友”一行5人,开启了尼泊尔穿越之旅。语言不通只能连比画带猜,登山时出现“高反”,在荒郊野地赶夜路……回忆起这次旅行,“荔枝”不停地说:“自己真是胆大了一回!”

  如今,资深“驴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60后的身影。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20~2021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显示,过去一年,有超过23.9%的60后个人旅游消费开支超过5000元,70后、80后、90后、00后这一比例分别为20.8%、23.8%、19.4%、7.9%,60后成为个人旅游主力军。

  刷抖音、追网文……“触网”解锁老年娱乐新思路

  作为对互联网并不陌生的“新老人”,传统的老年活动已无法完全刺激其老有所乐的需求。他们紧跟时代技术发展潮流,将娱乐方式从线下转到线上,在网络虚拟世界过足瘾。

  来自江苏苏州的60后老人陈玉珍,每天有3件几乎必做的事:刷抖音、逛淘宝、看网文。而且每个“项目”平均都得花上一两个小时。解锁手机,打开应用(App),手指上下翻飞,对于各种常用软件已经熟门熟路。

  “以前我基本每个月和朋友们短途旅游一次,现在疫情原因也不敢到处去旅游,不过学会了使用手机和应用软件,不用依赖年轻人,我们隔着屏幕也能了解世界在发生什么。线上和身边人交流,还能找到生活的乐子,享受线上文化服务的便捷。”陈玉珍说,“抖音上有很多有趣搞笑的短视频,淘宝、拼多多等平台买东西便宜,甚至还可以买生鲜蔬菜。我还喜欢看网络小说,大字版的电子书,翻页很方便!”

  越来越多的“新老人”正在跨越“数字鸿沟”,享受“触网”的快乐与便捷。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总体规模超过10亿,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为28.0%,同比增长5.2个百分点。

  显而易见的刚性需求,催生了一片蓝海市场。半月谈记者发现,随着相关部门的力推,“手机应用(App)适老化”大潮席卷而来。输入法为老年人准备了“半屏手写”的“长辈模式”,网约车平台提供了“一键叫车”,各类阅读软件配备“大字模式”。适老化改造的逐步推进,让更多老年人分享到和年轻人一样的快乐。

  来自天津的62岁老人陈亮是一位历史爱好者,精研明史,乐于在知乎上与网友们分享观点与思考。“之前只能和几个同样爱好历史的老哥们儿聊聊,现在知乎上有个无障碍模式,可以大字模式、语音朗读。”陈亮说,“我在评论区认识了好几个小朋友,历史爱好者朋友圈越来越大。深阅读同样使人快乐,分享阅读则在传递快乐!”

  之三

  老有所学:终身学习岂限老年大学

  半月谈记者 梁姊 尹思源 何磊静 赵倩

  求知欲是人的本能需求,而在现代社会,学习更是成为每个人的一生需要。对于一些想在晚年为自己学习充电的60后来说,多地老年大学入学一座难求,热度堪比孩子的“学位竞争”。“上学难”在成为许多“新老人”心头憾事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终身学习,真的只能在老年大学吗?学习型社会,如何向“新老人”打开更多新窗口?

  提前注册账号,抢课争分夺秒

  提前10分钟蹲守,一家三口一起刷新,能选择的课程全部选中,经过好一番努力,60岁的颜阿姨终于坐在了沈阳市一所老年大学的剪纸课堂里。“我本来想选书法课,太火了抢不上,只能有什么课就抢什么课。”颜阿姨很无奈。

  许阿姨甚至还没有颜阿姨的“好运气”,同样的时间,同样全家上阵帮忙蹲守,她和老伴一门课都没抢到。“以前没有在这所老年大学上过课的学员,需要在进入选课通道前注册个人信息,等我注册好了,学位早就被抢光了,只能等来年开学时候再抢。”

  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已成常态,折射出“新老人”对知识的普遍渴求。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培训部主任李玉环告诉半月谈记者,以河西区老年大学为例,学校每年开设12个门类、60余门的课程,生源常年稳定在1500余人。“能用的教室全都用上了,能开的课也全都开了,但每年的招生季,这个区还是有近一半的老人无法入学。”

  老年人在肖家河老年大学参加数字设备使用的培训课程

  而那些幸运抢到学位,渴望充实自我的“新老人”又有了更多新诉求。以老年大学课程设置为例,大多是琴棋书画等艺培类,授课内容比较单一,以至于不少参加学习的老年人戏称,与其叫老年大学,不如叫“老年小学”或“老年艺校”。即使设置了健康类课程,也大多被冠以“养生”“保健”名号,缺乏更加系统深入的科学健康教育。

  为满足“新老人”更精细化的学习需求和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不少老年大学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动态调整,比如舞蹈大类中就分为古典舞、民族舞、拉丁舞、交谊舞、肚皮舞,书法类也按照楷书、行书、隶书进行了细分,此外还开设了太极拳、中医按摩、心理健康等比较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并按照难易程度分级分类教学。

  不留遗憾,不再孤单,不被落下

  身穿玫红色风衣、脚踩高跟鞋、头戴贝雷帽,单从外表来看,57岁的邢永刚压根儿和“老”不沾边。退休几年后,这位“中国大妈”已从一开始的失落空虚到渐渐笃定新的人生方向,活得更充实,也更有价值感。用她自己的话说,“活得更充实更滋润了”。她的变化源于加入宁夏老年大学舞体系。“年轻时没上过大学,想弥补遗憾,而且自己很喜欢跳舞,所以就选择了舞体系。”

  这并非个例,记者调研发现,60后“上学热”的背后,隐含了社会与时代变迁引发的“补偿心理”。天津市河东区芳水河畔社区老年大学校长张学敏说:“老年人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有的缺乏培养爱好的条件,又忙于操持生计、服务家庭,现在有了弥补遗憾的机会,大家兴头都特别高。”

  作为知识港湾的老年大学也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老漂族”的一种心理寄托。62岁的李阿姨告诉半月谈记者,3年前她从老家河北来到天津帮女儿带外孙女,“刚来的时候谁也不认识,女儿女婿天天上班,我每天得围着孩子和厨房转,无聊时候只能刷刷短视频”。在老年大学报名学了舞蹈和朗诵课后,李阿姨不仅空闲时间有了去处,还在天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新认识的姐妹们一起学习,一起买菜,“一点也不孤单了”。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相比在快节奏生活下的年轻人,60后“新老人”反而有着更强的学习动力,想要通过学习而不被移动互联网社会落下的意愿普遍强烈。邢永刚说:“老年大学会教学员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我们私下都很努力自学或者跟孩子学。退休是职业生涯的终点,却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不能让自己与时代脱节。疫情期间,课程都转到线上,我们都可以自己线上听课。”

  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

  一边是老年大学日趋激烈的“学位竞争”,一边是“新老人”求知欲旺盛以及对提升晚年生活质量的不懈追求。受访人士建议,在加大投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同时,也可以依托社区党群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对老年人就近施教,或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办学,鼓励老年人自发组织办学,还可通过“送课上门”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多方合力保障“新老人”群体老有所学。

  一些地方积极推进社区党群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等资源整合,把空闲的场地用起来,调动老年人积极性,自发组织办学活动。张学敏介绍,当地在成立老年大学之前,社区里的老年人就自发组织成立舞蹈队、太极队、乒乓球队等10余个兴趣活动队。“那时候大家都是自己组织,自己教自己,有基础的带一带没基础的,社区老年大学就这么办起来了。”后来,经过向街道申请,在社区党群中心划出了两间屋子作为老年大学的活动区域,大家的活动更有规律了,归属感也更强了。

  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推进老年大学“送课上门”,将“老年课堂”开在老年人的家门口。今年2月10日,江苏省盐城市图书馆主动走进当地社区开展“鹿鸣银龄课堂”,切实解决中老年读者在智能技术应用方面遇到的困难,助力中老年读者跨越“数字鸿沟”。课堂开设了“老有所学智享生活”中老年读者智能手机应用培训初阶班课程。参与培训的社区居民老刘表示:“通过参与培训,我们学会了出行类与网络防诈骗内容,很有帮助。”

  此外,激活基层人才资本也可以作为老年教育的有益补充。天津市河东区福东北里社区近三成的居民是老年人,社区书记徐晓娴熟悉调解工作,便利用空余时间和专长,定期结合法律相关的热点事件以及财产继承、赡养义务等与老年人切身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公益讲座,颇受欢迎。

  为进一步开阔知识视野,学到更多更高技能,通过网课在线自学更是成了许多“新老人”的新选择。今年60岁的吉林市民杨女士,在一款中老年人在线学习软件中报名学习了戏曲课程,每一个栏目都有语音导读,十分方便。杨女士告诉记者,她选择的课程入门课免费,提升课3个月才99元钱。“课程可以反复看,老师还在微信群里给我们点评作业。疫情当前,选择网课省心又放心。”

  终身学习无时无处不在,不必一味舍近求远。学习型社会离不开千万个学习型家庭的支撑,家庭成员内部的互助互学不失为便利之举。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敏芝认为,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社会中,数字反哺成为家庭代际的双向互动。数字反哺的主角是子女,其家庭角色转变为“教育者”,被反哺的父母则成为“被教育者”。数字反哺有助于弥合数字代沟,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社会。

  当然,促进老年群体完成文化再适应,既要发挥家庭数字反哺作用,从家庭关系建构层面寻求改善策略,更要从超越个体、超越家庭的社会系统中寻求路径突破,不断提升数字媒介产品和数字读物的易用性和适老性,合力共建共享老少咸宜、公平友善的数字友好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

  之四

  老有所养:来一场养老供给侧改革

  半月谈记者:李平 孙晓辉 何磊静 邰思聪 李建发

  旅居养老、抱团养老、智慧养老、田园养老、社区养老……一批新型养老模式方兴未艾。处于活力老人阶段的60后,对高质量养老有了更多新想法,对新型养老模式有了更多新期待。

  然而,养老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现象仍是高质量养老的发展瓶颈,亟须进行一场养老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新型养老,从60后“新老人”突破

  1961年出生的金亚娜,是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友谊社区的居民。从企业退休的她和姐妹们聚会时,会时不时讨论起养老话题。“我们这代人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能接受养老机构养老,不认为是丢人的事。”她告诉半月谈记者。

  恰处于活力老人阶段的60后,是一些新型养老企业眼里的突破口。浙江逸和源康养医连锁管理集团董事长汝才良将养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退休到75岁,这些老人大多是活力老人,没有养老机构需求,有钱有闲,他们是旅居养老的重要目标客户。第二个阶段是机构养老,超过75岁的老人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机构养老更适合他们。第三个阶段是医养结合,主要针对失能失智老人。

  “旅居养老目前很受60后老人欢迎,市场前景广阔。”汝才良表示,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旅居养老区别于老年旅游团,旅居目的地住的是养老机构,而非酒店。因为相比酒店,养老机构的棋牌室、乒乓球馆、图书馆等免费设施,更能吸引老人,同时养老院有更多宜老化设施,安全上更有保障。旅居养老还能带动后续机构养老发展。“2013年之前,我们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到10%,现在通过旅居养老吸引了更多老人,入住率达到95%。”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古镇,利用山清水秀打造田园养老产业 陶明 摄

  新型养老的“新”,不仅表现在模式创新上,还表现在新技术的赋能上。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致力于实现居家专业化养老的“虚拟康养院”,正在成为智慧养老的新实践。顾名思义,虚拟养老院建立一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服务需求时,可在线实现服务需求叫号、派单、实时监控等服务。

  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当地已经通过虚拟养老院,累计为全区独居、留守等700多名老年人,实施了上门照料、护理等服务共计44000多次。

  磁门吸、“找Ta”定位呼叫器、烟感器,小小的3件智能化适老产品,让济南市市中区的为老服务更精准。磁门吸能够记录老人出入情况,在老人长时间不出门时会自动报警,平台将与社区及时互联。“找Ta”定位呼叫器能够准确反映老人所在位置,并带有紧急呼叫功能,防止老人发生意外后无法联络。

  “哑铃型”供给VS“橄榄型”需求

  目前来看,对于大多数60后而言,未来的养老生活似乎并非全是诗和远方。相当一部分60后老人仍难摆脱来自家庭的羁绊和“绑架”,或替下一代带娃,或持续为儿女的发展保驾护航。金亚娜说,解放60后,关键在于政府对托幼所建设的加强,“不然老人都被小孙孙束缚了,没有时间和精力筹划自己的养老”。

  养老行业长久以来积累的三大失衡,更是在拖累高质量养老愿景的实现进程。

  观众在展会上体验一款艾灸治疗仪 李紫恒 摄

  养老供给的“哑铃型”结构,与养老需求的“橄榄型”结构存在失衡。作为朝阳产业,养老一直是资本角逐的重要战场,间接造成养老行业在领域、地区等方面发展不均衡。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会长徐佳增称这种不平衡为“哑铃型”结构,即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化机构提供的高端服务和政府兜底的敬老院提供的低端服务多,普通老年人消费得起、质量有保障的中端服务相对较少。现实需求是“橄榄型”“普惠型”的,对基本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中端需求多。供需发展如此不对称,制约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这种供需失衡,让62岁的杭州市民吴霞敏为自己日后养老担心。“我上次去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看了看,收费普遍每月4000至5000元,一些公办养老机构则要排好几年的队。”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发展不均衡。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以及作为两者中间过渡地带的社区养老,被认为是当前最有代表性的3种养老方式。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分析,前些年政策强调发展机构养老,居家养老领域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目前,一些机构养老床位空置率超过50%,总体上供给过剩,而居家养老服务不到位,家庭成员没受过专业训练,社会化养老服务则供给不足,许多基本服务项目缺失,上门为老人提供的医疗、照护、心理服务都比较缺乏。

  城乡之间养老服务领域资源配置不均衡。何文炯说,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但养老服务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偏远山区生活不能自理又缺乏照护的老人,生活质量很差,有的老人连最基本的每日用餐也难以保证。农村失能失智老人,更是养老业发展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与以上三大失衡现象息息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养老服务从“产业”走向“专业”、从低品质迈向中高品质。

  在浙江杭州建德市,一些养老机构开出每月8000元的工资,都招不到有养老护理证的养老护理员。2021年6月,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有40多名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其中20多名学生选择医院的体检中心和康复中心就业,除去继续升学的,留在养老机构就业的仅有3名。

  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校长方腾认为,养老护理职业教育存在两个难题:一个是招生难,家长普遍认为护理就是做保姆,低人一等,不愿子女就读该专业;二是学生就业意愿不强,很多学生认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不好找对象,工资待遇不如护士,更倾向于去医院做护士。

  规范开垦银发蓝海,高质量养老在路上

  ——制定标准,规范养老服务市场。银发经济这片蓝海并不风平浪静。当前,涉老产业乱象丛生,养老机构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后跑路、药物及仪器诈骗、机构虐待老人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徐佳增认为,治乱象,就要定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通过评级这个抓手,按照国家统一标准,从建设运营到管理,进行严格考核,使养老机构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在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养老照料中心,护理员郭相旭为老人喂饭 才扬 摄

  ——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升级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何文炯建议,从发展现代服务业角度,一是加大养老护理队伍培育力度,逐步增强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其薪酬水平和社会地位;二是建立护理费标准随社会平均工资变动的自然增长机制;三是鼓励支持大型养老机构递送居家养老服务,带动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提高。

  针对“新老人”群体高质量养老新期盼,还需要优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林莉提出,可将新建住宅小区养老设施配建、老旧小区养老设施补建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切实规划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空间。科学合理布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城市街道和乡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健全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在何文炯看来,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模式有二:一是实行长期照护服务补助制度,即以严格的需求评估为基础,政府财政对困难家庭失能失智老人实行补贴,用于购买基本照护服务;二是实行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即以社会保险的方式,让具有缴费能力的社会成员缴纳社会保险费,形成保险基金,对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或资助其购买照护服务。

  ——破解城乡失衡,厚植乡风文明。建德市健康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方敏建议,进一步加强村一级党组织养老服务功能。特别是发挥党员的志愿服务作用,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建立老年人救急关爱服务体系。同时,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作用,倡导孝道文明和慈善文化,带动邻里互帮互助,传承激活乡风文明。

  ——彰显临终关怀,走好生命全周期。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尚处于雏形阶段,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有识之士建议,在医院、养老机构设置特定的临终关怀场所,为即将临终的老人提供灵魂安顿之处,悉心帮逝者留住人生之旅最后的尊严,平稳完成生老病死的生命周期。

  之五

  老有所为 :不是包袱是财富

  半月谈记者:何磊静 孙晓辉 李平 邰思聪 李建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少已经退休或将要退休的60后并不服老,保持对新事物的关注和探索。特别是一些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优势和商务、行政管理背景的成功人士,不忍舍弃毕生所学所悟,愿意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他们不仅不是被社会遗弃的包袱,而且是不宜闲置的财富!60后“新老人”用自己的行动,对社会上不时出现的老年人“负担论”,进行了有力回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

  如何对“新老人”人力资源再利用、对人才红利再挖潜,将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新课题。

  老年人力资源是社会潜在优势

  相比于休闲娱乐、颐养天年,“新老人”继续投身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的热情更高。他们或进入就业市场再就业,为日后入住养老机构积蓄更多资本;或积极投身老年志愿组织,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或受兴趣爱好驱动,扬经验和专业之长,在企业、社会组织中兼职,被聘为顾问、理事等;或作为新乡贤归故园,将技术、资金、人脉等资源带回农村,担当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

  1969年出生的谌完姣,在浙江嘉兴一家民办养老机构当养老护理员。2019年满50岁退休,她选择继续工作。谌完姣说,她每月退休工资有2300元,如果以后居家养老还行,但要到养老机构养老,这点钱不够。

  退休后选择再就业的60后大有人在。一方面,他们为日后入住养老机构积攒资本;另一方面,离退休人员有丰富的经验,不少人仍然精力充沛,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做护理员每个月工资有4700元,如果身体可以,我想工作到55岁或60岁。”谌完姣说,她工作的养老机构有6个养老护理员,一天3班倒,分早班、晚班和夜班,照顾对象主要是5个失能失智老人。

  “在老年人力资源构成中,低龄、健康的老年人是主体。”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孙鹃娟认为,如果能把这部分老年人更好地利用起来,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潜在优势,当下需要调动、开发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老年人力资源,缓解快速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调研中发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退休后继续释放专业能量的意愿更强。江苏省无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每年都会举办“银发专场”公益招聘会,邀请用人单位面向全市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工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质量主管和工程主管等技术性岗位。每场招聘会约有200至300名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老科技人员热情高涨,他们业务能力强、人脉资源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导师。”该名负责人说。

  银龄教师、银龄医生同样受到再就业市场的青睐。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广东、四川、云南、陕西、河北等多地的相关部门都曾发布过相关招聘公告。

  老年人再就业市场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之变是分不开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李晶分析,从社会层面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老年人再就业和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提供了机会。“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是非常有益的,能促进健康、延缓衰老,增加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存时间,享服务”,60后变身志愿者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看到奉阁的标志,就找到家了。”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他们口中的“奉阁”,正是创办于2013年的奉阁志愿团,一家以退休机关干部、退休教师、退休职工和社区群众为成员的公益志愿者组织,现有团员近600人。

  老年志愿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图片来源 :人民视觉)

  奉阁志愿团成员李桂平有理发的手艺,是义务理发队的队长。除了平时每周五在活动站义务理发外,她还会定期到各个社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登门服务。有时遇到不能自理的老人,理完发后,她还会再陪他们聊聊天,讲讲按摩保健知识,为他们清理卫生、换洗床单。

  在全国各地,60后活力老人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成为一股重要力量。江苏无锡滨湖区水秀社区居民花树红表示:“我以前是个内科医生,现在退休了,身体还好,在社区里为老年朋友做服务,觉得能发挥余热。”

  退而不休献余热,退休党员扮演了重要角色。江苏苏州高铁新城近年来推行社区“楼栋红管家”,引来众多退休党员的积极参与。居住在胡巷社区的60后王阿姨,便是一名“楼栋红管家”。她说:“退休后还能在社区工作中发挥价值,让我每天的生活都丰富多彩。带动退休老人参与社会治理,能让老年人重新找到人生乐趣和生活热情。”

  志愿服务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志愿回馈机制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离退休人员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无锡市滨湖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区里以部分社区作为互助养老试点,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开展,让“存时间,享服务”看得见、可感受。一些社区专门开发了积分计算系统,老年志愿者可以用积分在社区服务中心兑换大米、食用油、洗衣液、洗发水等。

  “新老人”变身新乡贤,“凤还巢”反哺桑梓

  千百年来,怀抱四方之志的士子们通过科举离开乡土为国效力,到了晚年,他们则选择回到故土,回报乡里。时代变迁,叶落归根这一传统并未完全中断。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许多地方将走出乡村、关心家乡的成功人士从大城市吸引返乡,使其成为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者。

  浙江上虞 :凝聚乡贤力量 助推乡村振兴 黄宗治 摄

  为补齐乡村振兴中的人才短板,浙江省台州市曾发起万名乡贤帮千村活动,大批新乡贤从道德育村、文化治村、项目扶村等多个层面助推基层治理,其中不乏60后的身影。

  多地还探索成立乡贤理事会,通过组织化吸聚各方人才,延续乡情脐带,反哺桑梓。

  湖北省巴东县乡贤理事会在第一次全体大会上,就明确了五大职能,即当好家乡建设的推动员、国家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人民群众的监督员、文明新风的倡导员。山西省运城市把新乡贤队伍定义为“农村两委的参谋,群众心中的贤者,乡村振兴的帮手”。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则将新乡贤组织命名为上虞民间文化智囊团,而且不为门户地域所囿,整合相关人文力量。智囊团先后为曹娥景观带建设、大舜庙重建、大龙山开发等区重点建设工程提供系统文化策划,在公共建筑、景观中嵌入碑刻、雕塑、楹联文化,在文化礼堂中开辟乡贤长廊、乡贤榜。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城市人才济济,过度饱和而无用武之地,一旦回流乡村,则人尽其才,焕发新生机。

  在各地新乡贤的人才大军中,退休干部是身份较为特殊、作用比较大的一支劲旅。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表示,不少干部退休后在城市扎堆而无所事事,是干部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组织部门要敢于创新政策机制,鼓励并保障退休干部回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倡导积极老龄观,发掘质量型人口红利

  每过一段时间,社会上、网络上有关老年人“负担论”就会泛起。目前来看,积极老龄观更多体现为理念和局部实践,系统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合力尚未形成。

  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实现再就业的渠道尚比较缺乏,相关制度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老年学研究所副教授谢立黎说:“老年人社会参与存在阻碍,就业保障政策、配套服务还不完善,参与社会活动的信息平台和渠道也比较缺乏。下一步,应完善老年劳动立法,明确再就业老年人与就业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如何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专家建议,将“老有所为”纳入各级老龄事业规划,落实专项经费,制定专项计划。“新老人”群体的职业背景、知识结构在变化,过去的治安巡逻、社区维护等志愿工作,可能已无法吸引现在的老年人参与。要适时发展更适合他们的志愿服务项目,探索面向低龄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新种类。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学校和教育机构,聚焦后代照护、老年人互助、微环境维护、睦邻关系、社区事务等主题,设计活动和持续参与机制,拓宽“新老人”志愿服务社区的参与渠道。

  与此同时,支持有专长的低龄老年人创业,设立“老有所为”创业扶持资金,优先支持低龄老年人创建志愿服务机构,开展面向高龄老年人的健康服务;支持学有所长的老年人开设工作室,传非遗文化与工艺技能。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郭秀云认为,年龄管理是近年来全球兴起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政府部门和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年龄管理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老化中的重要作用,制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在老龄化社会,须倡导终身学习理念,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政府应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针对技能培训、劳动力市场反歧视、就业公共服务等制定专门政策,提高年龄偏大的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就业技能,提高该群体的劳动参与率。

  同时,促进和激励企业实施有效的员工年龄管理策略。强化企业内部的员工年龄管理,鼓励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保持工作能力,并能够延长工作周期。

  在求职过程中,年龄限制成了老年人不易跨过的一道门槛。应适度放宽一些“新老人”能够胜任的职位的年龄限制,比如建筑设计、医疗护理、农业技术、手工制造等领域,老职工、老专家往往具有更丰富的从业经验,完全退休赋闲也是一种损失。

  针对新乡贤群体中退休干部故土难回的现象,受访人士建议,鼓励县乡机构对退休干部实行荣誉聘任制度;对于返乡后贡献较大的退休干部,可将农村闲置的村委会房屋、办公设备利用起来,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发挥余热的场所。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曾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组织引导他们通过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关心教育青少年,开展法治宣传、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区建设等方式传播正能量。

  干部还乡变乡贤,权力约束新起点。要加强后续管理监督制度,避免与民争利乱作为,把党和国家多年培养起来的干部队伍资源盘活、用好,发挥退休返乡干部老有所为的正面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